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头痛
编号:13746671
鼻源性头痛内镜手术疗效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9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7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145例,占85.3%;显效16例,占9.4%;无效9例,占5.3%。临床总有效率94.7%。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鼻内镜;鼻源性头痛;手术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047-01

    鼻源性头痛是产生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为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而引起。按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的分类[1],鼻源性头痛包括鼻-鼻窦炎所致头痛和黏膜接触点性头痛两种。随着鼻内镜技术及影像技术的发展,鼻源性因素所致的头痛的诊断率得到提高。近年来我院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鼻源性头痛患者170例中,男81例,女89例,年龄18-65岁,平均39.3岁; 病程6个月-14年,平均3.5年。病例均以头痛为主诉,疼痛部位多为鼻根部、眶周部钝痛,多有鼻部症状如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当鼻黏膜充分收缩和鼻腔表面麻醉后,疼痛明显消失或缓解。所有病例均常规行鼻内镜下检查和CT鼻窦冠状位或水平位扫描检查:鼻中隔偏曲65例,鼻道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 )病变致慢性鼻窦炎60例,鼻中隔偏曲伴OMC病变24例,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21例。术前患者均做系统检查(包括神经内科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

    1.2 治疗方法 多数患者能够在局麻下顺利完成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于恐惧心理严重、耐受能力差者采用全麻。具体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病人具体病情、病变程度及范围并结合CT决定。鼻中隔偏曲采用黏膜下矫正术或鼻中隔成形术,对OMC病变全部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术;对于肥大或气化的中鼻甲行中鼻甲前下或外侧部分切除或中鼻甲成形术;对于中鼻甲反向弯曲,使中鼻甲骨折后向内侧移位,如移位不成功,则将弯曲部分切除;如中鼻甲与鼻中隔相触,可将中鼻甲轻轻外折移位,使其离开鼻中隔,以解除抵触点。术中判断鼻中隔与中鼻甲离开的距离以枪状镊远端(约3mm)顺利通过为依据[2]。伴有鼻窦炎和鼻息肉者同时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开放病变的鼻窦、清除息肉等,改善鼻腔鼻窦引流通气。鼻中隔偏曲合并OMC病变者,先矫正鼻中隔再分别行OMC结构矫治。对同时合并下鼻甲肥大者可同时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下鼻甲成形术,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术后行全身及鼻腔综合治疗,定期复查。以上手术单独或同时进行, 手术的目的是纠正鼻腔的结构异常,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通气和引流,从而消除OMC的骨性压迫和黏膜挤压,缓解神经刺激症状。
, http://www.100md.com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鼻腔结构恢复正常,头痛完全消失;显效:鼻腔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头痛频率及强度减轻;无效:头痛频率及强度无变化或较术前头痛加重。

    2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治愈145例,占85.3%;显效16例,占9.4%;无效9例,占8%。临床总有效率94.7%。

    3 讨论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源性头痛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一个新概念。1998年PARSONS等[3]首先报道了这一病因,并认为手术治疗有效,但直到2004年才被IHS列为一个新的头痛病因,2005年BEHIN等[4]在头痛杂志上报道。鼻源性头痛主要源于鼻腔的解剖异常,本组170例通过鼻内镜检查得到证实,表明鼻内镜检查对本病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鼻腔的解剖异常以鼻中隔偏曲最常见,其次是OMC的解剖变异[5]。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及鼻窦生理功能的同时,切除病变组织,纠正鼻内解剖结构异常,通过切除鼻中隔及OMC异常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去除压迫及阻塞因素,构建嗅裂及OMC各结构的正常间隙,恢复鼻腔鼻窦的正常通气引流,使头痛得以缓解。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彻底切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当然头痛的原因很多,术前判断要作到尽量准确,与患者充分讲明效果不佳的可能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医患双方在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再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因效果不好而带来医疗纠纷。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J] Cephalalgia 2004,24{Suppl1): 9- 160.

    [2] SUN HY.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rhinogenic headache [J].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2000,14(8):335-336.

    [3] PARSONS D S,BATRA P S.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outcomes for contact point headaches[J]. Laryngoscope,1998,108(5):696-702.

    [4] BEH IN F,BEH IN B,BEH IN D,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ontact point headaches[J]. Headache 2005 ,45( 3): 204- 210.

    [5] 林家峰,王延生,朱春生,等。竇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引起头痛的诊治探讨.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2):112-114.

    [6] 韩德民.下鼻甲的结构、功能与症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4:195-198., 百拇医药(徐华林 李俊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头痛